近日,国家数据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促进数据的共享与利用。这一规划不仅标志着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也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分阶段实施,以确保各项任务的稳步推进。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国家数据局将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路线试点试验。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支持部分地方、行业和领域先行先试,通过实践探索丰富的解决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包括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和统一接口要求,从而为数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奠定技术基础。
此外,该阶段还将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为后续的大规模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
进入2027年至2028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根据规划,到这一时期,将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数算等相关设施将充分融合,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这意味着,全国大中型城市将基本覆盖这一基础设施,数据的流通和利用将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建设还将注重数据的可信流通,确保数据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主体结构将基本建成。届时,将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同时,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公共服务体系,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据服务。此外,还将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的良好生态,推动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将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随着这一规划的逐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这一规划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繁荣、开放、共享的数字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获取网络相关信息编写报道内容,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
中国牵头制定建筑建造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