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领域的重大进展再次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宣布了一项重要消息: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已于2022年正式启动,并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这一消息标志着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力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一代区划图:风险防控的精准利器
据王昆局长介绍,新一代地震区划图以“防风险”为总体目标,相较于以往版本,其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多概率、宽频带、高精度、陆海一体”的全面升级。这意味着新区划图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地震风险区域的特点,还能为各类工程设施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抗震设防要求,从而大大提升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技术革新:科学防灾的坚实支撑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在地震科学研究、数据积累及模型优化等方面的显著进步。通过引入先进的地震监测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和高精度地震动模拟模型,科研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进而实现地震风险的精准评估。这种基于科学研究的区划图编制方法,不仅提高了区划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后续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标准修订:法制化保障下的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进入尾声,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修订工作也将同步启动。这一举措无疑将为新区划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法制化保障。通过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可以确保新区划图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和有效执行,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共筑防震减灾安全网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专家表示,这一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地震灾害防御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同时,企业界也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新区划图的要求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共同构建防震减灾的安全网。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完成和推广应用,我国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这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更多精彩:
市场监管总局新批124项计量标准,精准护航医疗、交通与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