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体系咨询
当前位置:
我国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跃居国际前列:精准计量助力可持续发展
来源: | 作者:yihongling | 发布时间: 2024-09-19 | 113 次浏览量 | 分享到:

在全球计量科学领域,中国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创新能力。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已累计批准发布了超过1.7万项国家标准物质,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已跃居国际第一梯队,为全球计量科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精准计量,引领未来

标准物质作为计量科学中的关键要素,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监管总局积极作为,新批准发布了324项国家标准物质,其中包括30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294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这些标准物质的发布,不仅丰富了我国标准物质体系,更为各行各业的计量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碳监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研制的高精度碳监测气体标准物质,为碳监测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标尺”。这一成果不仅在国际计量局的比对中获得了等效度认可,还成功服务于碳监测评估试点项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国际可比的精准数据,对于推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转型,标准先行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紧迫任务,我国还批准建立了一系列温室气体标准物质,以支撑碳排放监测工作。这些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应用,将有效提升我国碳排放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企业实施减排措施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保障民生,守护健康

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同样加大了标准物质研制的力度。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新发布了多类残留分析标准物质,如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等。恩诺沙星作为一种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虽然对动物细菌病及支原体感染有良好疗效,但其残留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新发布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残留分析标准物质在国际比对中获得了等效一致的结果,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我国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的显著提升,是我国计量科学领域长期努力和创新的结果。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计量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更多高精度、高质量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应用,我国将在全球计量科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内容:

中非合作——市场监管举措助力构建高水平命运共同体

中国首个大数据批流融合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引领数据处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