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的滔滔江水中,广东这艘经济巨轮正奋楫扬帆,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广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应用。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以制造业为核心,以质量为引擎,激活产业链发展新动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质量强链,引领产业升级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省委书记黄坤明多次强调,要大力实施广东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全链条质量管理,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省长王伟中也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推进质量强链相关工作。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因势利导,全面开展50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覆盖21个地市,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新格局。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广东省不仅帮助3.5万家链上企业解决了5.8万个质量瓶颈问题,更在推动产业链由“大”向“强”的转变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省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产业竞争力。为此,广东积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深圳,新型显示产业质量强链项目的实施,不仅建立了质量协同、质量创新、质量基础“三大平台”,还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新型显示产业链,规模超过3000亿元。在广州,则以打造高质量产业链主体为目标,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
文化赋能,打造文旅新亮点
除了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广东省还注重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东依托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出包括水乡文化、海丝文化、红色文化、侨批文化等内涵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推动了大湾区文化圈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永庆坊的落成,成为城市记忆和乡愁的载体。广彩、广绣、珐琅等非遗大师工作室的进驻,不仅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更多文化气息。同时,广东还通过文化创新,将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时尚产业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联名产品和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更潮更新的面貌回归现代生活。
潮起珠江再出发,广东正以质量为擎,激活产业链发展新动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发展新篇章。在未来的征程中,广东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广东力量。珠江两岸,“链”接未来,广东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