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3和CMMI4级在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成熟度水平,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实践和能力,以下是对这两个级别的具体说明:
核心特点:
明确规定了软件开发各过程的要求:包括需求开发、设计、编码、测试、集成等过程,确保这些过程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流程。
制度化管理体系与流程:企业不仅能够对项目实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并保障项目的完成;而且,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自己的标准流程,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与CMMI2级相比,CMMI3级对项目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包括利用组织级的财富库进行项目估算,以及进行风险管理等。
具体实践:
需求开发(Requirements Development):确保需求开发过程有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技术解决方案(Technical Solution):指导设计、编码工作的进行。
验证(Verification):确保工作产品满足要求。
验证(Validation):确保软件产品满足真实使用环境的要求。
产品集成(Product Integration):确保软件产品各组件集成在一起并能正常运行。
核心特点:
过程量化管理:通过详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组织的过程和产品进行深入的量化管理,实现对关键过程的有效控制和持续优化。
持续改进:基于量化数据,组织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从而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估其效果。
高级过程控制技术: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方法、敏捷方法等高级技术来实现对过程的精确管理。
具体实践:
组织过程性能(Organizational Process Performance, OPP):统计出组织级的基线,确保组织能够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决策和预测。
定量项目管理(Quantitative Project Management, QPM):项目使用组织级的基线来控制项目过程,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
总结:
CMMI3级侧重于将软件开发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并确保这些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CMMI4级则通过量化管理和高级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对组织过程和产品的深入优化和持续改进,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性能并制定出更为有效的策略和计划。
点击图片跳转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