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标准委新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数量达到了2869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5%的同比增长。这一数据的公布,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标准化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国家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的高度重视。
据悉,这些新发布的国家标准覆盖了众多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这些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发布,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也达到了97%,这标志着我国消费品的质量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国家标准委也做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161项安全筑底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了燃气安全、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等多个领域,较去年翻了一番。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有效提升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能,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国家标准委还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2024年,国家标准委牵头制定并发布了172项国际标准,提出了286项国际标准提案,发布了496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同时,还转化了819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为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新实施一批标准稳链标志性项目,聚焦脑机接口、低空经济、农业机械等前沿和重点领域,加大标准研制力度,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同时,还将持续推进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稀土、超高清视频、北斗规模应用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工作,推动先进技术、优势产业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这一系列的举措和规划,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也将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获取网络相关信息编写报道内容,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
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2024年度会议在南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