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三项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系列国家标准——《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第1部分: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工业企业防护要求》、《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第2部分:平台企业防护要求》和《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第3部分:标识解析企业防护要求》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首批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三项国家标准分别针对应用工业互联网的工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标识解析企业,提出了具体的网络安全防护要求。这些要求涉及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产业变革。然而,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发布的三项国家标准,不仅是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工作的创新成果与经验总结,也是对全国范围内推广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我国将继续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环境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共同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事业的蓬勃发展。
更多内容:
我国首次建立纳米级角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纳米制造提供精准“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