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对外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称已着手研究并起草了《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数据产业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指导意见中,国家数据局明确提出将研究制定《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旨在加快构建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流通利用以及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这一指南的出台,将为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保障数据流通的安全合规以及提升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根据指导意见设定的目标,到2029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也将得到明显优化。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数据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数据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的决心和信心。
在促进数据合规流通交易方面,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探索多元化的数据流通交易方式,并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和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之间的互认互通。这一举措将打破数据流通的壁垒,促进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数据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指导意见还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提出要大力推动云边端计算技术的协同发展,形成适应数据规模汇聚、实时分析和智能应用的计算服务能力。此外,加强可信存储技术的研发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将为规模化、实时性跨域数据存储和流动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高智能存储的使用占比。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素。然而,数据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风险加大、数据流通不畅等。因此,制定和实施《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于推动我国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指导意见的深入实施和《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出台,我国数据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我国将在全球数据产业竞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