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并发布了三项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为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以及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这三项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软件升级及数据管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计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汽车信息安全技术:筑牢数字安全防线
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领域的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涵盖了外部连接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升级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汽车制造商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
软件升级规范化:保障消费者权益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升级已成为车辆功能迭代和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不规范的软件升级行为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麻烦。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的发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标准规范了车企的软件升级行为,包括升级流程、验证方法、回退机制等,确保软件升级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该标准还强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车企在软件升级过程中充分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自动驾驶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准确认定事故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的出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标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必须配备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实时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车辆状态、环境感知信息、决策控制指令等。这些数据将在事故发生后为责任认定和原因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项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发布,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们不仅提升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随着这些标准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更多内容:
四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落地,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