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并发布了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这一里程碑式的国家标准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产品碳足迹核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标准化指导。
该标准的发布,是生态环境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组织专业力量深入研制的结果。它不仅是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 14067国际标准的借鉴与超越,更融入了我国国情和实际需求,为国内外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了统一、权威的标准框架。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详细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基本原则、量化方法以及数据报告要求,为各行业、各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了明确指引。与国际标准相比,该标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了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参考框架、数据地理边界信息建议等,显著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同时,标准还涵盖了鉴定性评审、产品碳足迹声明及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框架等关键环节,为标准的全面实施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的发布不仅是对我国现有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完善,更是对未来绿色发展的前瞻性布局。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产品碳足迹已成为衡量企业环保责任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施这一标准,我国企业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减排措施,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该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联合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系统推进标准宣贯、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还将加快研制产品碳标识(标签)、碳核查等配套标准,逐步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特别是针对基础能源、原材料以及有迫切需求的重点外贸产品,将优先制定和修订相关碳足迹核算标准,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我国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标准引领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我国将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