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体系咨询
当前位置:
翼弘带你了解ISO 26000——国际社会责任标准
来源: | 作者:yihongling | 发布时间: 2024-09-05 | 94 次浏览量 | 分享到:

ISO 26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自2005年开始起草的第一个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该标准于2010年正式发布。ISO 26000的主要特点和内容如下:

一、标准性质与适用范围

  • 性质:ISO 26000是一个社会责任指导性文件,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也不是管理体系。它旨在为组织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指导,而非国际准则或建议。

  •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对象广泛,包括政府、企业和所有社会组织。ISO 26000用社会责任(SR)代替企业社会责任(CSR),从而统一了概念,使得指南的适用范围从仅针对企业扩展到所有类型的组织。

二、标准内容

ISO 26000标准包括社会责任的多个方面内容,主要包括:

  • 组织治理:强调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确保决策和活动的透明度和道德性。

  • 人权:要求组织尊重和保护人权,避免侵犯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的人权。

  • 劳工权益保护:关注劳工的权益保护,包括工作条件、劳动安全、健康保障等方面。

  • 环境保护:强调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应关注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 公平经营:要求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市场秩序。

  • 消费者权益保护:关注消费者权益,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可靠和符合消费者期望。

  • 参与社区发展:鼓励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为社区做出贡献。

三、标准目的与意义

ISO 26000的建立目的在于:

  • 在尊重文化、社会、环境、法律和经济发展差异条件的前提下协助组织履行社会责任。

  • 提供具有可行性的社会责任行动相关指导。

  • 协助机构识别和加强与利益相关者互动,强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

  • 强调绩效结果和改进,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增强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信心和满意度。

  • 与现有文件,包括国际条约、公约以及现有ISO标准保持一致。

四、标准特点

  • 广泛参与:ISO 26000的制定过程中有来自99个国家的400多位专家参与,确保了标准的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 全面定义:标准对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丰富了社会责任的意义。

  • 强调沟通与合作:标准鼓励组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合作,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五、实施与应用

虽然ISO 26000不是管理体系,也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但组织可以根据该标准的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并将其融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通过实施ISO 26000,组织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ISO 26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社会责任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组织提供了全面的社会责任指导,有助于推动全球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


更多内容:

ISO 28000和ISO 14001有什么区别?

翼弘带你了解ISO 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ISO 26000的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