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的今天,每一项食品生产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关于“未经备案企业标准适用问题”的咨询引起了关注。标准创新管理司的及时回复为我们敲醒警钟: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标准的有效备案,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
【过程回顾】
留言日期:2024年7月21日
有食品生产企业提出疑问:在制定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食品企业标准后,若未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是否能在企业内部适用并用于生产?
回复部门:标准创新管理司
回复时间:2024年7月23日
标准创新管理司明确指出,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食品企业标准,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提醒企业关于备案食品企业标准执行的具体政策,需咨询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法律法规解析】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确保其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然而,这些企业标准并非随意制定即可实施,而是需要按规定向相关政府部门备案。
【备案的重要性】
确保标准的公开性:备案的主要目的是让公众能够了解并监督企业标准的执行,增强市场透明度和消费者信心。
保障食品安全:备案过程实际上是对企业标准的一次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避免法律风险:未按规定备案的企业标准,可能被视为不符合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进而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吊销许可证等严厉处罚。
【操作指南】
了解备案流程:企业需详细了解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备案流程和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提交。
定期审查与更新:企业应定期审查其标准的合规性,并根据需要更新和重新备案,确保持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专业咨询:在制定和执行企业标准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以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更多内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8项国家计量基准变更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