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当前位置:
物联网标准体系加速构建:2025年前将新增30余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来源: | 作者:yihongling | 发布时间: 2024-09-09 | 175 次浏览量 | 分享到: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了《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未来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蓝图,预计到2025年,将新制定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领全球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根据规划,物联网标准体系将涵盖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和应用标准四大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将针对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标准,确保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互操作性。

在技术标准方面,《指南》特别强调了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融合技术、射频与电磁兼容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操作系统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这些技术标准的完善,将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推动物联网技术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明确提出了加快物联网国际标准转化的要求,旨在提升国内与国际标准在关键指标上的一致性程度。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化活动,我国将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物联网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确保物联网标准得到广泛应用和有效执行,从而推动物联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体系的建设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指南》的深入实施,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更多内容:

汽车标准化 —— 首届汽车标准化国际青年工程师交流项目圆满落幕

ISO 26000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