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查询
当前位置:
全国加速推进质量强链战略:628个项目助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质量飞跃
来源: | 作者:yihongling | 发布时间: 2024-09-09 | 203 次浏览量 | 分享到:

近日,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召,携手多部门共同部署并显著推进了“质量强链”行动,旨在通过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显著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对产业质量提升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及新能源汽车等前沿科技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全面铺开628个质量强链项目,其中,国家层面更是率先启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大标志性项目。这些项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产业链中的质量瓶颈问题,精心策划并实施了146项重点攻关任务。这一系列任务的实施,不仅加速了相关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还促进了国家标准、计量技术规范及标准装置的快速研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集成电路领域,质量强链项目聚焦解决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链条中的质量问题,通过引入国际先进质量标准,推动国产芯片在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上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项目还致力于构建完善的芯片质量评价体系,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受益匪浅。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质量强链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推进算法优化、数据安全、智能产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促进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此外,量子信息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也成为质量强链行动的重要阵地。量子信息领域通过加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而新能源汽车领域则聚焦于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充电设施等核心环节的质量提升,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强链行动还强调了检验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构建科学、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认证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全国部署推进的628个质量强链项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动着我国产业链质量的全面提升。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深入实施和成果的逐步显现,我国将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及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加显著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内容:

ISO 26000的目的是什么?

物联网标准体系加速构建:2025年前将新增30余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